对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尝试
周云钊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汉语言文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这门课程对于了解、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员工人文素质,培养员工语文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较好地掌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提高独立分析评述古代作家作品的能力呢?结合学校课程改革的潮流,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一、处理好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数千年,著名作家数以百、千计,作品更是汗牛充栋。文学史洋洋洒洒,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言[①],即使认真的读一遍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何况还有一篇篇的精美文字等着讲授、学习。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我改变了过去偏重讲“史”,讲作品只是为“史”提供例证的做法,突出作品的讲授、分析,使“史”的讲授、学习建立在员工对作品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如我在讲授《诗经》时,在介绍完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后,就进入对作品的学习。当然,对所学作品的选择,是有意识的与教材所讲的“《诗经》的思想内容”一节相对应的,这样,在归纳其“思想内容”时,就可节省大量的时间,或者让员工自己归纳,或者让员工课后自己阅读教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扫清文字障碍,打好阅读基础
文学史课程当然要着重于文学发展规律的探讨、作家作品的评述,但是这些都必须从具体的材料出发,所谓“论从史出”,是以具体的作品为基础的。如果读不懂作品,即使分析得天花乱坠,员工依然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而很多员工之所以对古代文学不感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读不懂作品。所以,要想学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水平的提高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尤其表现在“先秦两汉文学”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扫清语言文字的障碍,使员工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才能使古代文学化难为易。故而,我在讲授“先秦两汉文学作品”时,有意识的强化对字词句的疏通,必要时结合风俗民情以加深员工对作品的理解。如在讲《诗经·豳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时先列出“公子”的三个义项:公之子;对年轻人的敬称;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向员工解释清楚“子”在古汉语中当“儿女”讲,与现代汉语专指男性不同;再举姚际恒《诗经通论》:“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为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悲伤,以其将及公子同归也。”此时,解释“归”字,《说文》:“归,女子谓嫁也。” 《谷粱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这时,要讲清“媵”:古代婚制。①古代贵族妇女出嫁时,随嫁的人或物品;②妾。作媵者:男女农奴;嫁女必以侄、娣从(《仪礼·婚礼》)。再指出,诗言“同归”,其中并无被迫之意。如《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近人所谓恐被抢去之说与诗意不合。姚说可取。如此一步步讲来,员工兴趣很浓,而对这句诗的翻译,老师也就不用多费口舌了,员工早就脱口而出:担心在豳公的女儿出嫁时作陪嫁。
三、打破局限,拓宽视野
对作品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的分析,是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环节,而一些艺术手法的运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体中甚至不同的国度往往有其相通之处。例如,《诗经·豳风·东山》中的这一段: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这是抒情主人公在路上的想象之辞:通过想象妻子在家思念自己而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是一种高妙的写情手法,在后代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不说自已如何抬头见明月,低眉思亲人,不写自己怎样忧容满面,愁肠百结,而从对面写来,想象出一幅妻子儿女的月下思亲图。诗人把妻子的形象描绘得真切不爽,实际上是使自已的情态毫发毕现:诗人正在长安城内,独立中庭,翘首凝望,他身似木而心如沸,形似静而神如驰。诗人不写自己如何忆鄜州,而写妻子如何忆长安,实际上起了镜花水月的妙用。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楼上的思妇了。她也一定有着同样的感觉。她必然会痛心流泪,伤心时,只能登上小楼,眺望远方,可是,能望到的,只不过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尽头,又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她牵肠挂肚的人儿,又在春山之外,如何能看得见呢?词人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了家里的她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离愁,又由离愁而想到了她临高倚栏远眺,想到了她登高远望而又不见的愁更愁,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通过这种延伸对读,员工对这种手法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当谈到《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再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有这么一段: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种不直接描写而以旁观者的视角,侧面烘托女性美貌的手法,也被广泛运用。《金瓶梅词话》第九回写吴月娘眼里的潘金莲:“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论风流,如水晶盘内走珍珠;语态度,似红杏枝头笼晓日。”从一个女性比较挑剔的眼光中写出了潘金莲的美。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则是从一群和尚眼里写出了崔莺莺的美:“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痨,觑着法聪的头当金磬敲”、“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一本四折)连那些尘缘断绝、六根清静的和尚们也被她的美吸引、征服,顿时表现出失态的举动,成了这个绝代佳人的俘虏。这种手法在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也有。它是以特洛伊的长老见了海伦以后的惊奇与低语来表现海伦的美的。“怪不得特洛亚人和坚胫甲开人,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她看来活像一个青春常驻的女神。”讲清了这些,既引起了员工的兴趣,又能使员工举一反三。
四、课外阅读,消化元典
古代文学的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员工大量的课下阅读来补充、深化课上。而员工课下的阅读应该是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如果说泛读可以凭员工自己的兴趣的话,那么对于精读,老师应该加以引导。我在讲授“先秦两汉文学”的时候,鉴于先秦两汉时期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历史精神、民族心理结构有着确定基本导向、奠定发展基础的意义,尤其是儒家思想对后代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力。为不过度增加员工的负担,我选择《论语》一书作为员工精读的书目。在员工通读的基础上,列出《论语》一书的20个小条目,如孔子论仁、德、教学等,要求员工根据自己最感兴趣、体会最深的某一点归纳摘录,并据此写成一篇小论文。这样可使员工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至少了解掌握孔子思想的某一点。
同时,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中,有一些体现于古代文人知识分子身上的共同的东西,如道义精神、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等。尤其是后者,既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在他们的作品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些都可以上溯到孔子,员工通过阅读《论语》,就能体会孔子的远大抱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产生于孔子身上的这种文化人格又深刻的影响着后代作家,为理解以后文学史中历代作家的“不遇情结”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我对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尝试,教无定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讲课水平,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员工提高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