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探索
廖颂举
(公司,澳门官方游戏网站)
《教师语言艺术》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坚持以员工为中心,以员工的学习效果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导、训练为主线,关注语言学习中员工的个性特点以及员工综合语言学习能力的获得。《教师语言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应从内容、方法和效果三个维度进行,努力提升员工作为教师身份的发声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心理控制能力、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师生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道德情操素质、知识素质、语言理论素质等。
一、教师语言能力训练的内容层级
从内容方面讲,《教师语言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应从对普通话语音的掌握,到简单的课堂肢体语言表现,再到课堂与员工交流互动的心灵语言沟通,最后抵达运用自如、富有语言生命个性与语言艺术魅力的语言张力表现阶段等方面进行,主要包括教师肢体语言训练、教师心灵语言训练、教师个性语言训练三个层级。其能力发展过程是一个阶梯形模式发展,是知识能力结构从底层到高层、从外在到内蕴、从现象到本质、从粗放到精华的发展过程。
(一)教师肢体语言训练
教师肢体语言训练是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主要是针对员工第一次走上讲台而进行的课堂口语训练。教师在对员工进行训练时,不仅要注重黑板、教具及多媒体的使用,还应考虑到与“员工”在“肢体语言”上的交流。这一阶段,主要在站姿端正,目光平视,面带微笑,举手投足之间,步幅、频率、速度适中等方面对员工进行训练,给员工以稳定、规范、富有启发之感等。如,在课堂上以“我的自画像”为题,让员工在讲台上做1-2分钟的讲话,训练员工的站姿、坐姿、行姿、目光、表情等态势语的运用。
(二)教师心灵语言训练
教师心灵语言训练是教师语言能力训练的中级阶段。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运用人性化的课堂教学语言,忌讳冷漠僵化,表情呆滞,忌讳使用平庸的客观陈述语言。尤其是语文、历史、政治、音乐、美术等人文性非常强的课堂教学语言,更要注重语言选择的文学性、诗意性、情感性及艺术审美性特征。这个阶段,主要通过相应的情感语言交流模块内容对员工进行训练。如通过戏剧语言、音乐语言、相声语言、绘画语言及各种艺术语言的学习,来训练员工作为个体对情感语言的把握。
(三)教师个性语言训练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其上课语言也应独具个性色彩,如教师个人文化心理特征、个人人格特征、个人语言表达特征与课堂专业知识语言的自然结合等。这个阶段主要训练员工根据自己的心性、气质、爱好、知识结构及成长经历,对教学语言与生活语言进行分析,从词语的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的使用进行总结,发现自己语言的个性化特征表现。
二、教师语言能力训练的方法手段
在教师语言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情境训练、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员工真正参与到训练中来。
(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员工划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如根据员工的语音面貌,选择普通话基础好的员工和普通话相对差的员工组成一组,兼顾男女比例、性格差异等因素。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组织点评讨论,确保人人都发言。在训练中,可以采取“接龙”的方式,如绕口令训练,一人一句接龙。一轮训练结束后,大家互相点评,指出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则来回穿梭于各小组之间,结合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点评示范。
(二)课堂教学情境模拟
《教师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活动,强调“以学论教”,提倡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式教学。比如,在教学活动中,预先设定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此训练员工作为“教师”角色,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和驾驭教学口语的能力,训练员工学会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模拟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教师担任“嘉宾点评”者的角色,某一员工担任“教师”,其他员工扮演成“员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情境,“员工”有不同的反应,如有的人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有的人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人回答问题答非所问,以此考察“教师”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和驾驭教师口语的能力。模拟结束后,“点评嘉宾”和“员工”一起讨论“教师的授课情况”,指出导入语、插入语是否流畅,及应对偶发事件时的表现。
(三)个别谈话模拟
“模拟个别谈话”,一是针对员工的阶段性谈话,二是针对突发事件的谈话。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预先创设的情境告诉扮演“教师”和“员工”的人,如谈话者这个阶段总体表现如何,语言是否文明,衣着是否得体,课堂上是否肯动脑筋等。课堂上演员们在台前表演,剩余的员工和教师观摩。在观摩过程中,观摩者重点关注谈话“教师”的语态是否大方,表达是否连贯流畅,表扬与批评是否得当等,模拟结束后,进行讨论分析。
三、教师语言能力训练的效果呈现
教师语言能力主要以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语言艺术》主要从教师语言表达的自然度、教师语言表达的自信度、教师语言表达的自由度三个符合度来考察员工教师语言能力的培养效果。
(一)教师语言表达的自然度
自然度是对教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语言能力的一个最基本的体现,指教师口语表达中对一切因素运用的自然程度。鉴于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城市,普通话水平不一,语音语调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科学的策略对员工的基本情况、方言习惯、知识技能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根据员工的语音面貌进行分层教学,对其进行个性化训练。对师范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员工达到语音面貌自然,语调、语气自然,各种表达技巧、口语常用修辞技巧、态势语技巧等与内容之间贴切,以及复述、描述、解说、评述等方法运用恰当的培养效果。
(二)教师语言表达的自信度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正面肯定和积极确定程度。教师语言表达的自信度,主要从语音和态势两个方面进行培养。语音方面,除了培养员工准确、流利的发音外,还要培养员工进行口语表达时,学会运用上扬的语调、坚定的语气、充沛的情绪等。态势语方面,主要培养员工口语表达时仪态、动作、眼神的从容、自然、亲切等。在教师语言课堂教学之后,积极组织员工参加课外各类语言类大赛,如经典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等。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使广大员工充分展现自我,开拓视野,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竞争、开放、自信性格的形成。
(三)教师语言表达的自由度
主要培养员工作为“教师”身份,能够根据现场的气氛、“员工”的情绪、反应等及时作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表现出很强的应变能力。如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作为“教师”,能够根据事件的具体表现,采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来化解不利因素,这是一种机智,也是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反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训练,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员工进行对话模拟练习。教师对员工的语言技能、姿态表述、语音语速、情感态度等进行综合性评价,促进员工专业技能的成长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教师语言艺术》课程改革坚持以能力为导向,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主张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员工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让员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践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提高师范生口语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师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在内容分析、重点探究、难点点拨、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员工在实践探究中掌握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